【记者调查】西藏企业试水抖音代运营:效果几何?
随着短视频营销的爆发式增长,西藏旅游业、特产商家纷纷将目光投向抖音平台。记者近日走访拉萨、林芝等地发现,近两年来已有超200家本土企业与内地专业代运营机构合作,试图通过"视觉化传播"破解地域流量困局。
冰川牦牛肉的"出圈实验"
"过去直播间只有几十人看,现在单条视频播放量能突破200万。"西藏净土乳业的营销负责人扎西告诉记者,他们去年与成都某MCN机构合作,通过无人机航拍牧场、藏民传统制作工艺等场景化内容,带动线上销量增长340%。类似案例在冬虫夏草、青稞制品等品类中均有显现,部分商家ROI(投资回报率)达到1:5.
挑战:高原特色的内容适配
但并非所有尝试都见效。山南市某民宿老板次仁坦言,花费3万元购买的服务却收效甚微:"内地团队设计的‘网红打卡’模板,根本体现不出转经筒旁喝甜茶的真实体验。"多位从业者反映,过度套用都市短视频套路反而削弱了西藏内容的独特性。
专家建议:本土化运营是关键
西藏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李雯指出:"有效的代运营必须解决‘文化转译’问题。"目前已有机构开始在拉萨设立分部,培养既懂算法又了解唐卡、锅庄舞的本地运营人才。数据显示,这类"在地化服务"商家的完播率比纯外包模式高出67%。
随着318国道自驾游旺季来临,西藏文旅厅近日也推出了"短视频创作扶持计划"。这场发生在世界屋脊的数字化营销变革,正在探索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新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