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类头发清洗行为艺术研究报告》
作为一个每周都要被迫营业的资深"头油艺术家",本人近日对"什么洗头发的最好办法洗"这个命题展开了严谨的学术探索。
首先必须郑重声明:当代年轻人最擅长的"干洗"并非真正的洗头技术——即把头发抓成鸟窝状然后安慰自己"这是复古风"。这招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男生宿舍或许行得通,但在2024年,建议各位还是放下侥幸心理。
经过实验室(我家浴室)反复测试,本人总结出三大科学流派:
1. "佛系随缘派":把洗发水倒在手心时默念"洗发水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省的",该派精髓在于把头发搓出交响乐般的泡沫音效。
2. "反向操作派":先护发素后洗发水,原理类似先吃甜点再吃正餐——虽然违反常理但特别快乐。温馨提示:此方法可能导致头发获得自由意志,请谨慎模仿。
3. "量子力学派":即"薛定谔的干净"理论——只要不照镜子,你的头发就同时处于"该洗"和"还能再撑两天"的叠加态。
最令人心痛的研究发现是:98%的实验对象会在洗头时陷入哲学思考"我到底洗没洗过头",而剩下2%则因泡沫进眼睛正在嚎叫。
建议各位根据自己的发际线状况选择流派。最后友情提醒:如果您发现自己在研究"一周不洗头的油脂能不能煎鸡蛋",说明该洗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