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企业 > 聚焦名企

住家保姆照顾老人时应避免哪些行为?

2025-08-08 17:54:25 来源:  作者:
摘要: 住家保姆照顾老人时,不仅要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,还需注重行为规范,避免因不当举动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或引发矛盾。以下是需要避免的几类关键行为:一、忽视老人身心需求的行为

 住家保姆照顾老人时,不仅要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,还需注重行为规范,避免因不当举动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或引发矛盾。以下是需要避免的几类关键行为:

一、忽视老人身心需求的行为

  • 冷漠敷衍:对老人的呼唤、诉求回应迟缓或不耐烦,比如老人想聊天时故意回避,或对老人的身体不适(如疼痛、口渴)置之不理。
  • 过度干预:未经允许擅自决定老人的饮食、作息或社交,例如强迫老人吃不喜欢的食物,或阻止老人与亲友通电话。
  • 忽视安全细节:未关注老人的活动安全,比如让行动不便的老人独自下床、浴室地面湿滑未及时处理,或把危险物品(如刀具、药物)放在老人易接触到的地方。

二、违背职业操守的行为

  • 私拿财物:擅自使用老人的物品(如衣物、保健品),或偷拿老人的现金、首饰等财物,即使是 “小额” 也属于原则性问题。
  • 虚报瞒报:向雇主隐瞒老人的身体状况(如摔倒、突发不适),或虚报采购、医疗等费用以谋取私利。
  • 离岗失职:未经雇主同意擅自外出、留宿他人,或在工作时间长时间玩手机、睡觉,导致老人无人照护。

三、损害老人健康的行为

  • 护理操作不当:给失能老人翻身不及时导致压疮,喂食时速度过快引发呛咳,或错误使用轮椅、助行器造成老人受伤。
  • 饮食不合理:忽视老人的饮食禁忌(如糖尿病老人摄入高糖食物),或长期提供单一、缺乏营养的餐食。
  • 滥用药物:擅自给老人服用非医嘱药物,或忘记提醒老人按时服药,甚至错服、漏服药物。

四、破坏家庭信任的行为

  • 搬弄是非:在老人与家属之间传递不实信息,或挑拨老人与子女的关系,比如暗示 “子女不关心老人” 等。
  • 泄露隐私:将老人的家庭情况、健康状况(如疾病史、财产情况)透露给外人,或在社交平台发布老人的照片、视频。
  • 态度因人而异:对雇主和老人表现出双重态度,比如在雇主面前积极表现,私下对老人态度恶劣。

五、缺乏边界感的行为

  • 过度打探:频繁询问老人的家庭收入、遗产分配等隐私问题,或干涉雇主的家庭事务(如对子女的教育、消费指手画脚)。
  • 占用资源:过度使用雇主家的水电、生活用品,或要求雇主承担额外费用(如私人通讯费、交通费)。

 

总之,住家保姆的核心职责是保障老人的安全、健康与舒适,避免上述行为既是职业素养的体现,也是维护雇佣关系稳定的关键。雇主在雇佣时也可通过明确合同条款、定期沟通等方式,进一步规范保姆行为。

热门推荐
返回顶部